放送局的歐式城堡看起來有種古羅馬的風情~~



放送局離我住的地方很近,
我也很常經過它,
卻從來沒有踏進來過......>///<

今天我們就要來一窺究境,
好好的感受一下古羅馬的浪漫。



放送局有免費停車場,
入場也是完全免費的喔~
放送局有時候會辦一些特展可以參觀,
詳情可以到官網查詢。


五顏六色的布幔垂掛在天際,
這樣的場景看過去是不是好有味道。





放送局就位在台中市電台街1號,
一路上經過了蜿蜒的小巷,
這座歐式古堡就佇立在路邊,
非常好找!



台中放送局建於1935年,
在2002年台中市政府將放送局列為歷史建物,
是台中市重要歷史建築之ㄧ。



一路往前走我們慢慢走到了放送局的正面,
台中放送局在建築構造上,
主結構為磚構承重牆,二樓樓地板為鋼筋混凝土造(鐵筋混凝土),
屋頂屋架為木造洋式屋架。 台中放送局的形貌,
可界定為『過渡式樣』的現代建築。





放送局的正前方有個碧綠的池塘,
水中倒映著建築的影子。




住在附近的人真幸福,
隨時可以進來走走散散步~~







台中放送局是在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,是台灣第三個成立的廣播電台,依
據慣例被稱為「JFCK」,有別於早先成立的「台北放送局」(JFAK)及台南放送局(JFBK),
當地路名則取為「電台街」,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「電台街1號」。





陽光照耀著這棟歐式羅馬古堡,好美呀!



大門左邊的小建築物——衛哨亭,
是日治期間憲兵單位所遺留的警戒亭哨。
衛哨亭的面積只有小小的1.96平方公尺,在那個用廣播宣導政令的時代裡,臺中放送局衛哨站,
背負著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的責任,偶爾還需要架上機槍嚴陣以待。
當時,衛哨亭的基座裡設有機槍口,下方還有機槍堡,後方則有一個地道入口,
可直接通往衛哨亭下方的機槍堡。 目前這個地道已經封閉且無法使用了。



台中放送局為「形隨機能而生」的現代建築,空間格局組合方式與台北放送局相當類似。
有機會我想去台北放送局走走。





月池的後面,至今仍留有日治時期的防空洞,推測應該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日本政府所留下的防空避難措施,但現今早已經荒廢。

開窗面導光及包括善用地形風、季風通風配置、善用中庭風、善用植栽控制氣流、開窗通風性能等等,
這裡有日常節能的標準,還具有現代「綠建築」的建築概念。





以後我又多了一個拍照的好地方了~ㄎㄎ





除了可以在外面散步外,
也可以入內參觀喔~
入內參觀也是完全免費滴。



其實放送局並不大,
如果想來走走可以再多安排幾個景點順遊喔~





從主體建築主要風格來看,台中放送局興建時(西元1935 年)是現代建築開始在台灣地區盛行之時,
設計者加入上述點綴性中世紀裝飾元素,
仍可發現是台灣地區較具代表性的簡化羅馬風格或仿哥德風格建築,
整體建築的屋身為無華麗裝飾的現代建築,僅細部仍存在著不構成式樣主導特徵的西方歷史式樣,
所以被歸類為「過渡式樣」(現代主義之雛形)。(維基百科)





看完了這棟77年歷史的的主體建築,
接下來我們走向旁邊的小道~






走在這好悠閒呀!



走到後方有個小廣場,
廣場中有很多座椅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。



心中默默的想著下次跟朋友買一堆零食來野餐好了~





從前方的小門走去就通到了放送局的入口嚕~



有情門是個「講臺灣話的家具」,
是擁有60年歷史的永進木器廠來此進駐,
裡頭的家具真材實料,
也都設計的很有創意呢~



小小的放送局也讓我們玩了一下午呢~~
現在我們進去參觀一下吧!



臺中放送局一樓小小的150坪空間裡,就設置了68扇窗戶,而且臺中放送局不只是窗戶多,
就連窗戶的樣式也很多,隨著太陽的東昇西落,臺中放送局的窗戶也映照出許多不同的風貌。





推薦大家跟著陽光的足跡,和臺中放送局的窗戶合照,感受光與影的變化




景點小資訊:
台中放送局
臺中市北區電臺街1號
04-2225-9739
開放時間為:週日~週五/10-17時、週六/10-18時

台灣自由行台中住宿小資訊:
請按連結進入訂房↓
▌AGODA台灣訂房資訊▌
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幫我按個 " " 鼓勵一下喔!啵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